人参荆芥散简介

健康      2022-06-25    

目录

  • 1拼音
  • 2概述
  • 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人参荆芥散
    • 3.1处方
    • 3.2炮制
    • 3.3功能主治
    • 3.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3.5注意
    • 3.6各家论述
    • 3.7摘录
  • 4《济生方》卷二方之人参荆芥散
    • 4.1人参荆芥散的别名
    • 4.2组成
    • 4.3主治
    • 4.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4.5附注
  • 5《重订严氏济生方》之人参荆芥散
    • 5.1人参荆芥散的别名
    • 5.2处方
    • 5.3制法
    • 5.4功能主治
    • 5.5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5.6摘录
  • 6《洁古家珍》方之人参荆芥散
    • 6.1组成
    • 6.2功效
    • 6.3主治
    • 6.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6.5制备方法
  • 7《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八方之人参荆芥散
    • 7.1组成
    • 7.2主治
    • 7.3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7.4制备方法
  • 8《博济》卷二方之人参荆芥散
    • 8.1组成
    • 8.2主治
    • 8.3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 8.4制备方法
  • 9参考资料
  • 附:
    • 1古籍中的人参荆芥散

1拼音

rén shēn jīng jiè sǎn

2概述

人参荆芥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人参荆芥散

3.1处方

荆芥穗、羚羊角、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人参、鳖甲(醋炙)、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七两半,甘草(爁)、川芎、赤芍药、牡丹皮、当归、防风各五两[1]。

荆芥穗7两半,羚羊角(镑)7两半,酸枣仁(微炒)7两半,生干地黄7两半,枳壳(麸炒,去瓤称)7两半,人参7两半,鳖甲(醋浸,去裙,炙黄)7两半,肉桂(去粗皮)7两半,白术7两半,柴胡7两半,甘草(锉)5两,芎5两,赤芍药5两,牡丹皮5两,当归5两,防风(去苗叉)5两。

3.2炮制

上为粗末[1]。

3.3功能主治

常服除一切风虚劳冷宿病。

治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心怔烦倦,寒热盗汗,颊赤口干,痰嗽胸满,精神不爽;或月经不调,脐腹㽲痛,痃癖块硬,时痛时止;或时呕逆,饮食不进;或因产后调理不善,淹延瘦瘁,乍起乍卧,甚即着床[1]。

3.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日二服。

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煎,去渣热服,不拘时,日二服[1]。

3.5注意

有孕不宜服。

3.6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大阴、厥阴、手少阴药也。陈来章曰:血中之风,荆芥、防风散之;木盛生风,羚角、柴胡平之;阴虚发热;地黄、鳖甲滋之;血气痛滞,月水不调,芎、当归、桂心、枳壳调之;烦怠食少,盗汗心忡,人参、白术、炙草、枣仁补而收之。

3.7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

4《济生方》卷二方之人参荆芥散

4.1人参荆芥散的别名

人参荆芥汤

4.2组成

荆芥穗、麻黄(去根节)、细辛、炒桔梗、陈皮(去白)、半夏(汤洗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通草、炙甘草各半两[1]。

4.3主治

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1]。

4.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1]。

4.5附注

人参荆芥汤(《法律》卷五)。

5《重订严氏济生方》之人参荆芥散

5.1人参荆芥散的别名

人参荆芥汤《医门法律》卷五。

5.2处方

荆芥穗 麻黄(去根、节)细辛(去土,洗)桔梗(去芦,锉,炒)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杏仁(去皮、尖)人参 通草 甘草(炙)各15克

5.3制法

上药嚼咀。

5.4功能主治

治肺感寒邪,或感风热,痰多咳嗽,头目不清,言语不出,咽干痰实,或项背强硬,皮肤不仁。

5.5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5.6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6《洁古家珍》方之人参荆芥散

6.1组成

人参半两,荆芥穗1两,大黄2分。

6.2功效

下膈去热。

6.3主治

小儿身热痰嗽,胸膈不利。

6.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调槟榔、木香细末各半钱,轻粉1字,乳后服。

6.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不居集》上集卷二十八方之人参荆芥散

7.1组成

人参5钱,肉桂5钱,桑寄生5钱,当归5钱,茯苓5钱,白芍5钱,桃仁5钱,熟地5钱,麦冬5钱,甘草5钱,续断2钱5分,牛膝7钱5分,鳖甲1两,黄耆1两。

7.2主治

产后蓐劳,虚羸咳嗽,头目昏痛,发渴盗汗,寒热如疟,臂膊拘急。

7.3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猪肾1对,去膜脂,用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3枚,煎1盏,入末药2钱,葱3寸,乌梅半个,荆芥5穗,水煎,空心服。

7.4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博济》卷二方之人参荆芥散

8.1组成

人参、柴胡(去苗)、羌活、荆芥、旋覆花、甘菊、桑白皮各等分。

8.2主治

上焦壅滞,头目昏眩,涕唾稠粘,心胸烦满。

8.3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7分,食后、临卧温服。

8.4制备方法

上为末。

9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3.

古籍中的人参荆芥散

  • 《外科理例》:[卷七]血风疮一百四十七

    。一妇患此作痒。五心烦热。以逍遥数剂而止。更人参荆芥散二十余剂而愈。一妇遍身作痒。秋冬尤甚。脉浮数...

  • 《立斋外科发挥》:[卷八]妇人血风疮(附阴疮、阴肿、阴挺)

    人患此作痒,五心烦热,以逍遥散数剂而止,更以人参荆芥散,二十余剂而愈。一妇人遍身作痒,秋冬尤甚,脉...

  •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四·妇人部]妇人治法通论

    丸,是治无热虚劳也。中道药牡丹煎丸空心食前,人参荆芥散临卧食后,是治有热虚劳也。(大圣散、熟地黄丸...

  •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二杂症门上]虚劳

    ,是治无热虚劳也,中道药牡丹煎丸,空心食前,人参荆芥散临卧食后,是治有热虚劳也。〔戴〕有病后血虚者...

  • 《立斋外科发挥》:[卷八]疮疥

    人作痒,午后尤甚,以当归饮子,数剂少愈;更以人参荆芥散,数剂而安。一男子久不愈,搔起白屑,耳作蝉声...

  • 更多古籍中的人参荆芥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中草药名方:人参荆芥散1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荆芥散1【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组成】荆芥穗羚羊角(镑)酸枣仁(微炒)生干地黄枳壳(麸炒,去瓤)人参鳖甲(醋浸,去裙襕,炙黄)肉桂(去粗皮)白术柴胡各225克甘草(锉,爁)芎藭赤芍药牡 查看详情

古籍中的人参荆芥汤简介

人参荆芥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首。详见百科词条:人参荆芥汤[最后修订于2016/8/611:59:17共782字]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古籍中的人参荆芥 查看详情

中草药名方:荆芥散1的功效与作用

荆芥散1【来源】《妇人大全良方》卷五。【组成】荆芥雀脑芎各90克当归人参各15克桂心牡丹皮羌活防风桔梗大腹子甘草蒲黄白茯苓枳壳厚朴半夏杏仁款冬花各22克附子(炮)干地黄鳖甲白芍药北柴胡黄耆各30克干姜 查看详情

荆防贩毒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荆防贩毒散的用法用量5摘录1拼音jīngfángfàndúsǎn2处方生地、防风、荆芥、红花(酒洗)、黄芩、连翘、牛蒡子、升麻、玄参、黄柏(酒炒)、桔梗、人参、甘草。3功能 查看详情

归经佛手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归经佛手散的用法用量5摘录附:1古籍中的归经佛手散1拼音guījīngfóshǒusǎn2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白术5钱,荆芥3钱,炒黑干姜1钱,甘草1钱,人参3钱,熟地 查看详情

中草药名方:人参消风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参消风散【来源】《卫生宝鉴》卷九。【组成】川芎甘草荆芥穗羌活防风白僵蚕茯苓蝉壳藿香叶人参各6克厚朴陈皮各15克【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茶清调下。如脱著沐浴,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疼,用荆芥、 查看详情

荆芥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2.1处方2.2炮制2.3功能主治2.4荆芥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3《医略六书》卷二十六:荆芥散3.1处方3.2功能主治3.3荆芥散的用法用量3.4摘录4《 查看详情

荆芥首乌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制法4功能主治5荆芥首乌散的用法用量6摘录附:1古籍中的荆芥首乌散1拼音jīngjièshǒuwūsǎn2处方胡麻1两2钱,荆芥8钱,苦参8钱,何首乌6钱,甘草6钱,威灵仙6钱。3制 查看详情

关键词: 荆芥 正交设计优选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荆芥穗有效成分的研究 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