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chizon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荆芥穗摘取花穗(《药典85》)。
二、切制 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药典85》)。
三、炮炙
1.制炭
(1)荆芥炭 取荆芥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时,喷淋水少许,取出,晾干(《药典85》)。(2)芥穗炭 取净荆芥穗,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时,喷淋水少许,取出,晾干(《药典85》)。
2.炒制
(1)炒齐穗 取拣净的荆芥穗,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即得(《药典63》)。
(2)炒荆芥 取荆芥段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徽黄色,取出放凉(《规范》)。
3.蜜制 取荆芥咀与蜂蜜拌匀,略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荆芥500g,用炼蜜120g(《河南》)。
4.醋制 取荆芥段加醋炒至大部黑色存性为度。每荆芥段100kg,用醋10kg(《集成》)。
【现代研究】
对荆芥不同药用部位及炒炭后挥发油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检测。从全荆芥中检出兀个组分,其中11种系荆芥挥发油中首次发现;从荆芥炭中检出27个组分,其中9种为全荆芥中首次发现。其余18种成分的含量也绝大部分发生改变(叶定江等:中药通报,(7):20,1985)。
用到中药炒荆芥的方剂简介
炒荆芥为荆芥的炮制品。荆芥的炒法明代已有,见《济阴纲目》。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炒荆芥形如荆芥段,表面棕黄色,略有焦斑,气味稍弱,微 查看详情
炒荆芥相关中成药简介
炒荆芥为荆芥的炮制品。荆芥的炒法明代已有,见《济阴纲目》。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炒荆芥形如荆芥段,表面棕黄色,略有焦斑,气味稍弱,微 查看详情
古籍中的炒荆芥简介
炒荆芥为荆芥的炮制品。荆芥的炒法明代已有,见《济阴纲目》。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炒荆芥形如荆芥段,表面棕黄色,略有焦斑,气味稍弱,微 查看详情
荆芥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散2.1处方2.2炮制2.3功能主治2.4荆芥散的用法用量2.5摘录3《医略六书》卷二十六:荆芥散3.1处方3.2功能主治3.3荆芥散的用法用量3.4摘录4《 查看详情
人参荆芥散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方之人参荆芥散3.1处方3.2炮制3.3功能主治3.4人参荆芥散的用法用量3.5注意3.6各家论述3.7摘录4《济生方》卷二方之人参荆芥散4.1人参荆芥散 查看详情
古籍中的荆芥汤简介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摘 查看详情
民间偏方:药酒荆芥豉酒(外感风寒)的制作方法
[配方]豆豉250克,荆芥10克,黄酒250毫升。[制法]将上前2味与黄酒同煎5—7沸,过滤去渣,收贮备用。[功用]疏风散寒、解表除烦。[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用法]口服。随量温饮。[附记]民间 查看详情
民间偏方:药酒当归荆芥酒(伤裂皮肤)的制作方法
[配方]当归、荆芥、防风、羌活各60克,蜂蜜250克,水酒1500毫升。[制法]上药用水酒煎汤,备用。[功用]活血、祛风、润肤。[主治]海水成物伤裂皮肤及风吹裂皮肤,痛不可忍者。[用法]外用。取药水趁 查看详情